| 
			 《国际贸易》课程说明书  | 
			||||||||||||||||||||
| 一、主讲教师信息 | ||||||||||||||||||||
| 姓 名 | 程鹏 | 性别 | 女 | 学历 | 硕士 | 职 称 | 讲师 | |||||||||||||
| 研究方向 | 国际贸易理论 | 工作单位 | hg8088皇冠登录入口 | |||||||||||||||||
| 讲授课程 | 国际贸易、外贸英语函电 | |||||||||||||||||||
| 二、课程信息 | ||||||||||||||||||||
| 
			 课程名称  | 
			
			 中文  | 
			国际贸易 | 先修课程 | 
			 对外贸易概论  | 
			||||||||||||||||
| 
			 英文  | 
			International Trade | 课程性质 | 
			 专业核心课  | 
			|||||||||||||||||
| 
			 学时 /学分  | 
			
			 54 /3  | 
			授课范围 | 国际经贸专业2009级本科4、5班 | |||||||||||||||||
| 
			 授课时间 和地点  | 
			周三 11A104 56节(双) 周五11A104 12节 | 人数
			 
 限制  | 
			97 | |||||||||||||||||
| 
			 课程简介  | 
			包括三部分内容: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和当前主要的国际贸易区域和国际贸易组织。 | |||||||||||||||||||
| 三、教学资源 | ||||||||||||||||||||
| 
			 指定教材  | 
			范爱军.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 |||||||||||||||||||
| 
			 参考文献  | 
			[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推荐教材)
			 
 [2]张锡嘏、唐宜红编著《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3]海闻,林德特和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 
			|||||||||||||||||||
| 
			 
  | 
			||||||||||||||||||||
| 四、教学信息 | ||||||||||||||||||||
| 
			 教学目标  | 
			培养“了解国际贸易理论,通晓国际贸易政策,掌握国际贸易体制规则,从事国际贸易经营、管理和研究”的人才。 
			 
  | 
			|||||||||||||||||||
| 
			 教学进度 (以周为单位)  | 
			
			 课堂讲授  | 
			
			 实验、实习、作业、课外阅读及参考文献等  | 
			||||||||||||||||||
| 
			 教学内容摘要 (章节名称、讲述的内容提要,课堂讨论的题目等)  | 
			
			 内容及时间、地点  | 
			|||||||||||||||||||
| 
			 第1周  |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4学时)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 
			? | ||||||||||||||||||
| 
			 第2周  | 
			劳动周 | |||||||||||||||||||
| 
			 第3周  | 
			第一章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分类与特点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
| 
			 第4周  | 
			中秋节放假 | |||||||||||||||||||
| 
			 第5周  | 
			国庆节放假 | |||||||||||||||||||
| 
			 第6周  | 
			第四章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4学时)
			 
 第一节 绝对成本论 第二节 比较成本论  | 
			|||||||||||||||||||
| 
			 第7周  | 
			第四章 第三节 相互需求论 | |||||||||||||||||||
| 
			 第8周  | 
			第六章保护贸易理论(6学时)
			 
 第一节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 第二节 幼稚工业保护论  | 
			|||||||||||||||||||
| 第三节 超保护贸易论 | ||||||||||||||||||||
| 
			 第9周  | 
			第六章 保护贸易理论 (4学时)
			 
 第四节 保护贸易新论 第五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 
			|||||||||||||||||||
| 
			 第10周  | 
			第五章 现代自由贸易理论(6学时)
			 
 第一节 资源赋予论  | 
			
			 作业  | 
			||||||||||||||||||
| 第二节 里昂惕夫反论
			 
 
  | 
			||||||||||||||||||||
| 
			 第11周  | 
			第三节 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 |||||||||||||||||||
| 
			 第12周  | 
			七章 关税措施 (4学时)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关税的一般分析  | 
			|||||||||||||||||||
| 第三节 关税的分类
			 
 第四节 关税的分类 第五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 
			||||||||||||||||||||
| 
			 第13周  | 
			第八章 非关税壁垒措施(4课时)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直接的非关税壁垒第  | 
			|||||||||||||||||||
| 
			 第14周  | 
			第三节 间接的非关税壁垒 | 
			 
 作业  | 
			||||||||||||||||||
| 练习 | ||||||||||||||||||||
| 
			 第15周  |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6课时)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分析  | 
			|||||||||||||||||||
| 
			 第16周  |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
|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的发展与实践 | ||||||||||||||||||||
| 
			 第17周  | 
			第十三章 世界贸易组织(2课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 
			|||||||||||||||||||
| 
			 第18周  | 
			练习 | |||||||||||||||||||
| 通过教材进行基本内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并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 ||||||||||||||||||||
| 
			 教学方法 与手段  |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浏览教学网站、去开放实验室实践。 | |||||||||||||||||||
| 
			 学习方法  |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浏览教学网站、去开放实验室实践。 | |||||||||||||||||||
| 五、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物考察、野外实习、写生等) | ||||||||||||||||||||
| 实验名称及时间:
			 
 实验(一)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时间:第十周 实验(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外贸以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时间:第十八周 实验地点:11A104 实验教材:自查资料 实验报告:每次实验后一周内完成 
  | 
			||||||||||||||||||||
| 六、成绩考核 | 占总成绩20%。其中作业质量和上课出席参与各占10%。 | |||||||||||||||||||
| 
			 平时成绩  | 
			占总成绩80%,闭卷(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题目类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判断题、计算题(携带计算器)、填空题等。  | 
			|||||||||||||||||||
| 
			 期末成绩  | 
			缺席1/3学时者,取消考试资格,重修;总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重修;补考或重修时,期末考试占100%。 | |||||||||||||||||||
| 
			 考试说明  | 
			1.开学一周内,班长或课代表将其姓名、联络电话、手机以e-mail传送给任课老师。
			 
 2.若以e-mail与老师联络时,请于主题处注明您的班级、姓名及事由等。  | 
			|||||||||||||||||||
| 
			 备 注  | 
			1.第二、三、九、第十、十一、十四、十五章作为课外阅读自学章节。
			 
 2、第五章和第六章调换位置,现将第六章。  | 
		|||||||||||||||||||